熱門點擊
隨便看看
來源:李編輯分類:電子論文 時間:2022-04-29 11:31熱度:
高校為培養競爭力強的高技能人才,應結合專業特色與“雙師型”目標,開發學生實踐能力?;诖?,筆者以“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概述為切入點,指出了“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應與時俱進,展現個體差異?;诖?,筆者認為高校應當結合計算機類專業現狀,以“雙師型”為目標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通過優化專業結構、轉變教學理念、結合行業需求、營造文化氛圍等方式,提高“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實踐教學能力及專業素養。
關鍵詞:計算機類專業;“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
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應用型高職院校紛紛調整辦學方向和辦學目標,大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是指從事教育工作,擁有教師資格證及專業技能等級證書,能夠負責學生實訓技能操作指導、講解理論知識的教師。教師是培養優秀人才、提供學生新知的執行者,不僅需擁有理論基礎,還要具備豐富經驗,推動高校教育健康發展。教師作為重要資源,是支撐國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必須培養高素質“雙師型”教師團隊,落實現代化教育要求[1]。因此,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也應當結合“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目標,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教育改革。
1“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概述
1)符合時代發展。高校為社會培養了許多專業人才,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毋庸置疑,培養專業技能人才需要大量的“雙師型”教師。因此,以“雙師型”目標培養高技能人才符合時代發展需求,注重教師可持續發展,提高整體學校教學質量。2)滿足政策需求。我國不斷完善教育體系,教育改革中更側重于培養學生實操能力,對學校教師也提出新要求,“雙師型”教師概念應運而生,“雙師型”教師能夠滿足政策要求,根據教育體系改革優化自身,發揮教育職能作用[2]。3)展現個體差異。發展“雙師型”教師,將教師發展重點從傳統教育工作轉移至自身,社會對教師要求越來越嚴格,希望教師能具備發展性與參與性,迅速成為“雙師型”教師,滿足教育要求,將自身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擺正自身位置,展現差異化個性特征,服務于高校教學[3]。
2計算機類專業“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必要性
計算機類專業具有專業性、應用性特點,決定了計算機類專業教師必須擁有專業理論知識,掌握計算機技術最新發展變化,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方能適應計算機類專業的發展。特別是“云物大智”時代來臨,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等技術均是計算機類專業衍生技術,廣泛用于生活生產各行業中,對于人才需求愈發迫切,從高精尖算法工程師、研發人員至普通技術工人、程序員,計算機類專業學生能夠填補此類技能人才需求。因此,為滿足社會要求,培養更多優秀學生,需建設標準化、高技能教師人才隊伍,推動計算機類專業發展[4]?!堵殬I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提出了相應目標,截至2023年,“雙師型”教師應占據總專業教師50%以上。但是,實際教學中,計算機類專業教師,卻存在“三不”問題:一是“不足”,專職教師較少,師資來源渠道不暢,缺少兼職教師和高級職稱人員;二是“不高”,教學效率及質量達不到預期目標;三是“不熟”,教師不了解學校教學規律與特點,未能積累計算機類專業教育經驗。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部分計算機類專業教師,特別是職業學校教師,通常未能接受完整的計算機類教育,多是在學校專業開辦初期,缺少專業轉型教師,職業學校教師缺少專業自信、技能、意識,易出現“專業迷茫”情況;二是部分專業教師即便經過系統性計算機類專業學習,走上教師崗位,卻發現教育工作對人才培養提出實操要求,自身接受的學術研究和理論教育,對于技能教學力不從心,加上計算機技術更新速度較快,需要短時間內補充新技能,易出現“技能荒”。而“雙師型”教師卻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面對計算機專業技術始終推陳出新,企業需求變化對教師技能要求更高,高校應根據專業市場導向,構建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應明確以“雙師型”目標培養高技能人才,切忌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個人努力和高校的長期培養,使其成為技能傳授者和理論傳播者,推動教師轉型升級,解決計算機類專業“疲軟”問題,保證計算機專業教學符合市場需求[5]。
3計算機類專業“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措施
3.1整合教育資源,優化專業結構
互聯網時代來臨,引領了社會變革,對人類文明、社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實現深層次變革。各個行業、公共服務也進行優化完善,以此整合資源,能夠推動“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實現社會共建共享。以計算機為主的社會時代變革,注重各行業有關產業協調發展理念,需借助“互聯網+”的優勢,融合各行業,實現優勢資源互補,為計算機及各行業發展提供有序、健康的環境。以現有高校教育而言,各高?;揪_設了計算機類專業,但招生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浪費資源、開設專業過雜的情況,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需對學校專業開設優劣勢進行合理評估,保證學生有書可念的情況下,做到同區域專業互補,整合部分難以招收學生的專業,與顯著優勢學校聯合辦學,集中資源與資金,優化專業結構,建設計算機類專業“雙師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實訓實習基地。與此同時,高校也要更新教學理念,制定符合專業發展、學校特點的目標,實現專業間融合與互補,借助校內資源,加強師資培訓,擴充專業內涵,為教師專業轉型樹立信心。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優化專業結構,也能整合教學資源、教師資源、實訓資源等,系統性優化專業,實現政府、教師、學校通力合作,為培育“雙師型”高技能人才提供支撐[6]。
3.2轉變教學理念,加強職業素質
學校辦學中,育人理念是重要教育目標,推動學生成長。學校如果缺少正確育人理念,則難以達成教育目標,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優秀人才。面對國家信息化發展要求,針對“雙師型”人才培養特點,制定“法制思維、德信兼立、以公成事、創新發展”的育人理念,并將其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1)加強愛國教育。以校史教育、思政理論課及人才黨建工作,將學校歷史與愛國主義教育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對黨忠誠的感情和思想,加強人才愛校、愛國情懷與敬業、團結的精神,為復興中華民族作出貢獻。通過黨團活動、志愿行動、社會實踐等方式,引導人才走入社會,明確社會信息化發展趨勢、人才培養需求等,加強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奮發向上、創新創業精神風貌[7]。2)加強法制教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強調,需加強教師法治意識、國家意識及社會責任意識,計算機類專業“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作為信息技術傳播者和教育者,專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對學生具有直接影響。因此,需加強法制教育,采取班集體學習、思政課程、法制實踐等活動,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等,通過開展網絡宣傳活動,增強人才的法治精神、法治素質及法治思維,形成守法用法習慣。3)加強專業精神。“雙師型”人才培養中,結合職業道德、愛國主義等內容,組織學生觀看《大國工匠》《互聯網時代》等視頻,開展“工匠精神”“互聯網時代使命”等專題討論,使得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同時,不僅停留于學習技術層面,還要培養學生敬業、嚴謹的品格,將對技術的熱愛轉化為服務社會的自覺行動[8]。4)加強教育精神。教育工作中,“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認真回答的問題。秉持關照學生、圍繞學生、服務學生的思想,要求教師成為“四有”好教師,做到言傳身教。要不斷強化教育目標、教育理念,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尤其是計算機類專業的教師,應努力做到專業技術和思想素質統一、改造現實世界與認識虛擬世界統一、理論和實踐統一,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3.3結合行業需求,完善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培養人才的操作指南,“雙師型”人才培養中,需堅持社會發展和教育相結合原則,做到技術發展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強化社會調研,完善培養方案。因此,計算機類專業教師培養應以“雙師型”培養為主,需要為計算機行業輸送大量擁有實操能力和理論知識的IT從業者,需建立專業課程體系,保證計算機理論知識學習,落實教育教學課程,使教師既能夠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又具備很強的實操能力,成為綜合型、高技能“雙師型”人才[9]。1)創新培養模式,為適應計算機類專業師資培養目標及社會需求人才變化,傳統專業人才通常學習四年,其中,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三年半,實習半年。事實上,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已落伍。筆者認為,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的方案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素養、生源,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計算機類專業基礎理論和傳統專業課、基礎課相同,安排課程學期適當前移,保證計算機專業課、基礎課能夠在前三年有序實施,最后一年進行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最后一個學期完成畢業答辯,采取“3+1”培養人才模式。2)結合專業特點,保證所學知識適應日新月異的計算機行業發展動態,確保計算機課程教學體系不改變的前提下,調整教學實踐課程和選修課程,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滿足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統籌,每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微調整。實踐教學靈活安排課程,開展Ⅰ綜合實訓、Ⅱ綜合實訓等,保證課程內容緊貼IT行業發展,課程內容與時俱進,保證培養人才方案滿足動態人才需求[10]。
3.4營造文化氛圍,加強人文關懷
在“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中,外部因素對發展人才專業具有深遠影響,營造優質校園文化,能夠提高人才積極性,保持對計算機類專業的熱情,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完善自身修養,實現專業轉型。學校建設校園文化時,應當明確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根據職業教育政策文件及專業機構部門進行解讀、接收,定期宣傳,立足于學校實際情況,采取技能競賽、展板宣傳、集體學習等方式,為人才宣傳、滲透職業教育政策、理想道德及職業文化等,使得“雙師型”高技能人才身處學校,能夠提醒自己既是“學生”,又是“教師”。當然,在“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方面問題,學校應關注人才由于課業的繁重壓力,導致難以實現“雙師型”目標轉型,需制定實施建議,對課程合理調整,確保高技能人才有充足時間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完成轉型任務。同時,學校還要注意高技能人才的心理、身體等問題,加強人文關懷,對高技能人才進行精神撫慰,增強人才對學校歸屬感與信心[11-15]。
4總結
綜上所述,計算機行業的發展使得人才培養也向技能型、應用型發展,對于專業教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應當結合計算機類專業,以“雙師型”為目標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通過優化專業結構、轉變教學理念、結合行業需求、營造文化氛圍的方式,提高人才實踐教學能力及專業素養。
作者:王一軍
文章名稱:計算機類專業雙師型高技能人才培養
文章地址:http://www.guangguailuli.com/dzlw/22337.html
上一篇:多媒體在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中應用
下一篇:電子商務專業實驗教學模式
SCISSCIEISC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