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點擊
隨便看看
來源:李編輯分類:經濟論文 時間:2022-05-11 09:39熱度:
精細化的成本管理是事業單位加強內部財務規劃,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基礎。本文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對高校成本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探索高校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研究高校成本管理在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下的優化對策,旨在推動高校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成本核算管理的流程再造,從而實現強化高校成本控制和財務管理的發展目的。
關鍵詞:全面績效管理;高校;成本管理
2015年,國務院發布《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肯定全面績效管理在高校改革中的重要位置,并明確指出績效管理和高校改革密不可分。無論是雙一流大學建設的要求,還是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成本核算的發展方向,都要求將全面績效管理作為高校財務改革的方向,以此提升高校對財政資金和資源調配的整體能力。高校實施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成本管理制度,既是高校爭取社會合作資源、開展學科建設績效考核的依據,也是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改革的重要途徑。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高校成本核算,有利于高校在財務核算上做到全口徑、多維度、精細化,對推動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成本管理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必要性
全面績效管理首次被寫入黨的綱領性文件,這不僅標志著黨和國家對全面績效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同時也表明國家對事業單位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財務成本治理的決心。因此,高校成本管理以全面績效為導向的改革發展是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針的。所謂全面績效管理,指的是單位綜合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對年度內單位所投入和使用的資金效率進行客觀評價和動態管理,以便為來年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提供依據。不同于傳統的管理方法,全面績效管理強調了經濟活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管理,管理對象覆蓋人、機、財、物、料,是一項系統性的管理活動。高校實施全面績效成本管理有利于明確不同學院和專業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多個方面的具體支出,有利于提升財務管理的科學性。首先,傳統模式下,高校財務核算執行的是收付實現制,只有支出,沒有費用,這就導致成本不能被精確衡量。而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動高校改變傳統的成本觀念,通過加強各學院、各專業的成本費用管理,推動高校合理利用財政資金,重視成本管理,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同時,能更好地發揮出財政資源的最大效用。其次,我國高校財務管理主要遵循《高校教育培養成本監審辦法》等指引,但這些制度缺乏統一口徑和操作細則。高校缺乏明確的財務核算管理制度,原有的成本核算過于粗糙,難以對高校的運行情況進行動態管理。而全面績效管理注重目標管理,是全覆蓋、全過程的績效管理方式,有利于打破信息不對稱局面,為成本管理提供指導方向。最后,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載體,不僅負責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同時對于社會資源的合作利用和發展創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成本核算,能促使高校有效加強內部風險的控制,促進高校與社會資源的融合發展,進而為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二、全面績效管理導向下高校成本管理現狀分析
?。ㄒ唬└咝3杀竟芾憩F狀。目前,我國高校的成本管理主要依據是《高校教育培養成本監審辦法》《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等指引和規范。但這些制度并沒有針對各高校的具體情況進行細化,在操作細則上也沒有進行規定。2013年,《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明確提出應將權責發生制作為高校會計核算的基礎,但目前我國高校部分經濟業務仍采用收付實現制。由此可見,我國高校成本管理規定缺乏政策依據,導致高校核算口徑不一致,增加信息不對稱風險。第一,培養人才和科研所產生的業務活動費用,即與高校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和培養人才相關的專業及輔助活動所產生的費用。目前較為公認的業務活動費用主要為培養人才、發展科技所產生的費用支出。由此可見,業務活動費用主要包含教育費用和科研費用。教育費用主要用于支持高校教學、教輔及學生事務等活動開展,屬于高校教育成本。高?;A性研究和對教學有促進作用的科研費用應按一定比例納入教育成本;科研費用中專門從事校外科研開發的費用和致力于為社會服務的科研基金所產生科研費用則不納入教育成本。第二,單位管理費用。除了教育職能之外,高校運行還不可避免地將產生管理費用。其中,行政管理費用是學校提供高等教育服務必不可少的費用組成部分,應納入教育成本。對于公立高校統一負擔的水電費、物業管理、教學設備設施維修等后勤部門費用,應按折算數量計入教育成本。
?。ǘ└咝3杀竟芾泶嬖诘牟蛔愕谝?,高校尚未構建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規范指引。從2016年6月開始,政府歷經兩年半時間初步構建了政府會計制度準則體系,為高校成本管理指明方向。但僅有國家層面的制度指引肯定是不夠的,高校還應制定相應的成本核算及考核管理制度,對財務工作進行規范化。但目前看,我國很多高校盡管也對財務費用核算進行了規定,但并未構建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考核跟蹤體系,對于成本只限于事后核算。高校領導尚未認識到全面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對高校成本的核算僅限于支出什么就記賬什么,不考慮單位整體成本費用支出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對于未來的發展也缺乏規劃,資源配置不合理,降低了成本效率。第二,成本績效管理目標不明確,成本核算管理方法滯后。目前我國高校都進行了成本核算,但對于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并沒有足夠認識。高校管理層甚至僅僅認為成本核算管理是應付相關管理部門檢查而設置,并沒有認識到成本核算對高校進行學科建設和校外合作的重要性。在這種觀念下,高校并沒有設置專門的成本核算管理崗位,財務人員工作交疊,缺乏專業性。此外,核算管理方法滯后。以高校成本中的重要科目“生均成本”的計算為例,財務人員多只是簡單粗糙地將年度內教育總支出剔除與教育活動無關支出后,除以當年的學生總人數所得。這種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并沒有按照不同學院和不同專業進行劃分,而是將學校教育資源的耗費按照單一標準進行分攤。這種核算方法無法正確評估出不同學院、專業、年級學生的真正支出,缺乏動態管理和客觀評價,并不能反映出真正的“生均成本”情況,也無法為高校未來的人才培養提供決策依據。第三,成本核算管理缺乏社會力量的績效反饋和監督。盡管高校執行成本核算和管理,但對于成本管理的成效是好是差,卻缺乏一個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進行監督管理。這就造成不同學院下預算支出的隨意性和財政資金的極大浪費。從目前我國高校的普遍情況看,財政部門會對高校的成本管理進行簡單的跟蹤,但高校內部并沒有專門的績效考核機構對成本管理進行考核,從而形成成本管理信息系統風險,由此出現高校內部教師對于教研費用“不花白不花”的現象屢禁不止。此外,高校內部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校外社會力量缺乏對高校成本管理信息的掌握,因此很難對高校成本管理進行客觀評價和監督。第四,成本管理信息化程度低,財務隊伍專業性不足。成本核算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是我國財務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很多大中型企業甚至已經構建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成本進行統一核算和管理,極大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但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均是事業單位編制下的員工,整體年齡結構較大,學歷較低,對于財務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接受程度較低,而且這部分人員由于存在傳統的“鐵飯碗”思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因此,高校的成本核算很大程度上依然依靠手工記賬,這不僅制約了財務成本管理的效率,同時滯后于時代發展,未能借助于信息技術和云平臺,實現財務數據的即時共享和整合。
三、全面績效管理導向下高校成本管理對策建議
?。ㄒ唬嫿ㄒ匀婵冃Ч芾頌閷虻某杀竟芾碇贫?。要實現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成本管理機制,高校就應該通過制度的形式明確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成本操作細則和相關規范,讓財務工作人員在成本核算管理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依。同時,為了加強對高校成本管理的績效考核,高校還應該建立專門的績效管理組織,包括預算管理委員會、績效評價辦公室和審計監督部門。只有明確部門的權責,并從專項考核的視角對高校成本管理的執行情況進行多層次績效管理,才能確保高校全面績效管理的達到預期效果。
?。ǘ┟鞔_成本績效管理目標,優化成本管理方法。成本管理并非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要全面推行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的成本管理制度,高校管理層就應該正視全面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并通過培訓和宣導,讓各學院的老師明確成本績效管理目標;通過成本核算和管理考核,給予學院和專業獎罰。為了進一步發揮績效管理激勵約束機制的作用,財務人員應從理念上樹立業財融合的意識,通過績效學習和參加學校培訓發展,增強核算的精細度,為全面績效考核奠定基礎。第一,要明確高校成本計算的對象,分析研究對象的情況以及特點,了解不同專業類別的學生培養要求;積極反映各部門的資金使用狀況和成本管理情況,只有這樣有針對性的核算才能實現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時保障管理質量并提升管理水平。第二,要明確成本計算期,以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教育目標實現的基準來測算成本管理的計算時期,這可以保障后期成本管理工作的穩步落實。第三,要明確成本管理的具體項目,圍繞高校教育預算項目執行的條件,按照管理重難點對不同的教育成本項目進行初步的分層。此外,高校成本管理務必要重視教育成本費用的分配和規整,根據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以及合理的計算期來測算高校各時期的教育成本費用組成情況,按照樣本數據,提煉成本特性和規律,可以使數據為管理層決策提供依據保證管理水平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提升。
?。ㄈ嫿ㄐ葘徲嫼蜕鐣α康膮f同監督機制。高校成本核算應該在全面績效管理指引下,統一支出和費用的口徑,統一核算標準和財務會計報告格式,通過完善財務信息披露,提升信息透明度,接受來自內部審計和社會力量對高校財政資金使用的監督。只有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高校內部的腐敗行為,同時通過接受監督和意見,有利于高校內部改進成本支出和加強管理,為高校更好更快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ㄋ模┐罱ㄒ惑w化智能平臺,加快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高校的成本管理應依托于一體化智能信息平臺進行整合處理,智能化信息平臺可以達到數據共享,集中管理的優勢,與高校業務相融合,整合資源,節省管理的成本;通過數據的實時提取與共享分析,打破信息壁壘。加快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能有效提高數據信息的處理質量與效率,從而促進績效管理的標準化和動態監控,保障全方位、全過程和全覆蓋實施績效管理。高??冃Ч芾硇畔⒒脚_應包括高?;韭毮芩由斐龅慕虅障到y、學生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資產設備系統和財務信息系統,并接入全面預算管理模塊和成本管理模塊,強化全面績效管理的導向作用。綜上,高校作為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中的排頭兵,應改革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全面績效管理為導向,通過在成本管理過程中開創“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的新局面,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對高校教育成本管理進行長階段的監控和測算,為高校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奠定財務管理基礎。
參考文獻:
?。?]劉國艷,劉曉.關于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的探索及思考———以A省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為例[J].經濟研究參考,2016(59).
?。?]曹璐璐.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財務會計帶來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財會學習,2019(15).
?。?]金田.高校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09).
?。?]趙蕾.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構建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21).
?。?]黃青山,郭瑞.政府會計制度下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J].會計之友,2019(05).
作者:李佳駿 張琳梓 于佳明
文章名稱:高校成本管理
文章地址:http://www.guangguailuli.com/jjlw/22391.html
上一篇:國際貿易實務全英語課程建設
下一篇:當下中學生消費特點與問題
SCISSCIEISC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