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點擊
隨便看看
來源:李編輯分類:農業論文 時間:2022-05-14 10:57熱度:
農業科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社交網絡已滲透到人們核心的日常生活中,憑借其自身的特征優勢為農業科技信息傳播提供便捷。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機會和挑戰,構建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SWOT矩陣,研究利用機會、發揮優勢、回避威脅、克服弱點的戰略,有助于促使社交網絡更好地開展農業科技信息服務。
關鍵詞:社交網絡;農業科技信息;SWOT分析
0前言
在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中,農業科技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是實現智能農業、數字農業的重要保障。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社交網絡的即時性、互動性、便捷性、易用性、實用性強、人使用量大及信息傳播速度快等特征,使其成為當前互聯網上最流行、最熱門的應用,注冊的社交網絡用戶數以億計,已然成為人們核心的日常行為。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是管理學中應用于企業戰略分析的一種科學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特定對象所處環境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系統分析找出各種因素的內在聯系,依據發揮有利因素、制約不利因素的原則,研究制訂其科學、全面、系統的發展戰略規劃。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分析其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機會和挑戰,構建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SWOT矩陣,研究、分析如何利用機會、發揮優勢、回避威脅、克服弱點,有助于促使社交網絡更好地開展農業科技信息服務。
1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SWOT分析
1.1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內部優勢
1.1.1農村地區網絡及智能手機普及率逐年增高。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1年8月公布的第48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1億戶,互聯網普及率達71.6%。移動電話用戶規模保持穩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6.14億戶,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10.0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6%[1]。農村地區網絡及智能手機普及率逐年增高有助于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1.1.2社交網絡用戶群體大、信息資源廣。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1年8月公布的第48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其中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2.97億,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9.83億,占網民整體的29.4%[1]。使社交網絡應用的普及,社交網絡用戶群體大等有助于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1.1.3社交網絡特征優勢利于信息傳播社交網絡具有即時性、內容形式多樣性、交互性等特征優勢。即時性有助于農業科技信息快速傳播。內容形式多樣性有助于農民簡單、易懂的接受和運用農業科技信息。交互性有助于傳播者和受眾間的溝通、互動,拉近雙方距離,也有助于農業信息的采集。
1.2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內部劣勢
1.2.1農業科技傳播的受眾者年齡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我國農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普遍低于城市,大多數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信息技術知識的缺乏阻礙他們利用社交網絡來檢索、獲取先進的農業科技信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經營收入低,滿足不了人們生活需要,農村地區的家庭收入來源主要為青壯勞動力長期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就業,農村地區留守的常住人口大多是兒童、婦女和5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在農村開展農業生產的主要目的為解決口糧自給自足問題,沒有興致為改變農業生產經營接受新事物、新信息。1.2.2農業科技信息資源不因地制宜社交網絡上傳播的農業科技信息雖具有圖片、聲音、動畫、影片等多種形式,與紙質農業科技書籍相比更有利于農民學習,但其信息大多由普通民眾發布,沒有經過嚴格的采編和制作,再加上農業生產具有極強的地域性、農業生產周期長、影響因素多等原因,社交網絡上傳播的農業科技信息在實際轉化過程中存在不因地制宜而轉化失敗現象。1.2.3社交網絡信息缺乏嚴謹性和權威性。普遍民眾可隨意在社交網絡發布信息,以及在社交網絡對信息進行轉發、評論等,在傳播和互動過程中容易產生偏差信息,甚至出現虛假信息,由于社交網絡中信息傳播的即時性,負面的或虛假的農業科技信息一旦形成并開始傳播和擴散,傳播速度會極快,如農業生產經營者缺乏信息辨偽能力,會給他們造成經濟損失,打擊他們利用社交網絡學習新鮮農業技術的興致,嚴重威脅農業科技信息的嚴謹性和權威性。
1.3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外部機會
1.3.1國家重視三農問題、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這一系列的政策、法律的發布,有利于農業科技轉化。1.3.2社交網絡+電商促進農產品流通近年來,互聯網“下鄉”,土產品“上線”為農村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社交網絡上微商、直播帶貨等電商平臺讓助農手段實現數字化,依靠降低了農產品流通成本,為農產品市場帶來新商機。農產品的暢銷促使農戶更有積極性通過學習農業科技知識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為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提供廣闊空間。1.3.3農業發展吸引部分人才回鄉創業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得到飛速發展,國家通過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等戰略使農村地區的經濟、宜居環境、文化等都發生質的飛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趨于大眾化,廣大青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時國家出臺大學生村官、農業合作社等政策鼓勵、引導、吸引部分擁有農業科技背景、又懂得農村經濟發展的人才回鄉創業,提升整體人才隊伍素質,有利于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和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1.4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外部挑戰(威脅)
1.4.1農村優質人力資源持續流失。我國城市與農村地區存在巨大差異,城市擁有優質的醫療、教育等資源,農村戶籍的人紛紛通過學歷提升、職業培訓、外出打工等途徑遠離農村,最后發展到城市定居。社交網絡等新興技術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信息素養和接受能力的農村人才,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優勢。1.4.2社交網絡傳播智慧農業科技與眾多中、小農業生產經營不匹配。隨著科技的進步,遠程監測、圖像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逐步進入農業領域,我國的農業正邁向設施農業、數字農業、智慧農業。但我國農業生產農戶和中、小農業生產經營眾多,社交網絡上傳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高的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等,由于其技術難度大、硬件成本投入大、精細管理要求高等原因,他們的經營能力還不能與之匹配。1.4.3信息真偽性難于監管?;ヂ摼W是一個開放的大平臺,傳播的信息參差不齊、虛假信息混亂,公信力一直是政府和廣大網民嚴重關切的問題。由于農業科技信息專業性特別強、地域性強、極易造成經濟損失等,只有具備相關農業知識的專業人士才能辨別監管,尤其社交網絡上海量級的信息,更讓政府監管難度大增,嚴重阻礙農業科技信息在社交網絡傳播推廣。
2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戰略分析
通過對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SWOT分析,構建如下表所示的四種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SWOT矩陣,全方位推進社交網絡更好地傳播農業科技信息。
2.1優勢—機會戰略(S-O戰略)
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順應億萬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萍际堑谝簧a力、是實現鄉村振興美好愿景的關鍵力量。利用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通過創新傳播方式加速農業科技產業轉化,推動農村經濟、技術和社會發展,縮短鄉村和城市的差距,為建設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作出積極貢獻。2.1.1繼續加強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國家連續資金投入在農村地區建設基礎互聯網絡后,基本實現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全覆蓋,但電話費、上網費、流量費等對收入本身不高的農民來說,仍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信息化技術用于農村生產、生活和社會管理已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要提高網絡覆蓋率、提高網絡速率、降低流量費率等,推動農業科技信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傳播,是推進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動力之源。2.1.2建立與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配套的法規與長效機制。借鑒農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立與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配套的法規與長效機制,有利于推動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更好地發展現代農業經濟。國家立法機構、行政管理部門應針對互聯網傳播信息出現的新技術、新情況等進一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建立農業科技信息推廣和社交網絡信息傳播的長效機制,打擊在社交網絡上捏造、傳播虛假農業科技信息的不良行為,切實保護廣大農民利益。
2.2劣勢—機會戰略(W-O戰略)
培養提高農民信息服務意識。我國農民文化素質水平不高的國情,影響他們接受新事物、新技術的能力等。借助信息技術,特別是社交網絡在農村地區迅猛發展的勢頭,向廣大農民培訓以社交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指導農民如何運用社交網絡搜索、查尋、辨別、篩選、獲取農業科技知識,如何通過社交網絡與農業技術研發人員交流生產實際中遇到的問題等。當農民嘗到現代信息技術、農業科技的甜頭后,對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多,不斷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因地制宜推廣農業科技。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必須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貫徹綠色、低碳、循環、安全等理念、推動破解農業面臨束縛、瓶頸和挑戰。推廣發展綠色農業、建立生態農村的農業科技,根據當地農村的生產實際,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推動鄉村產業與建設美麗、生態鄉村協同并進。培育公益性“社交網絡大V”。從社交網絡出現以來,在社交網絡宣傳各領域活躍著“大V”的身影,“社交網絡大V”以其作為公眾人物的身份和意見領袖,在網絡輿論中的作用凸顯。但受經濟利益的影響,所謂的“社交網絡大V”出現一些行為失范,造成人們不再信任社交網絡的一些負面情緒。培育公益性“土專家”、“田秀才”成為“社交網絡大V”傳播農業科技信息,引導他們以身作則注意自己在網絡上的行為堅持網絡宣傳的正確導向,占領網絡傳播陣地,服務農業科技信息傳播。
2.3優勢—威脅戰略(S-T戰略)
利用社交網絡特征優勢發展互聯網+農業。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農村電商發展,以發展農村電商為重點拓寬商貿流通渠道,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抖音、微商直播帶貨和社區團購等社交網絡新業態、新模式正逐步深入農村各地,讓農村電商的業態愈加多元化,促進農村和城市的資源互通,為農村注入活力,助使農業生產經營者運用新技術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加速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繁榮。通過社交網絡大力推廣價廉、實用、省時、省力的農業科技信息。隨著人口出生率的走低、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讓越來越多的青年學歷提升而留在城市、農村青壯年勞動邊外出務工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以農業生產為主業的人口逐年減少,因此要通過社交網絡大力推廣價廉、實用、省時、省力的農業科技信息,特別是推廣實用、省力、省工、輕便、維修方便的農機具。樹立優質傳播平臺。由于利益驅使等因素,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傳播的信息魚龍混雜,一些只為博眼球、蹭流量、浮夸成效,甚至虛假的信息泛濫,讓農業生產經營者防不勝防,不利于農業科技信息傳播。探索政府認證的農業科技信息官方社交網絡傳播平臺,有助于增加公信力,更好地服務農業科技信息傳播。
2.4劣勢—威脅戰略(W-T戰略)
打造新型農業科技推廣隊伍。通過社交網絡搞好農業科技推廣的關鍵是人力資源,一支思想政治素養高、專業技術過硬、信息檢索與甄別能力強的新社交媒體運營隊伍,將有力推動信息的傳播。新型農業科技推廣隊伍的建設不應局限于傳統的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大學生村官、鄉村振興服務隊、農業種植大戶、電商網紅隊伍都可充實進來,通過培訓建立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人才隊伍。與時俱進運用新社交網絡平臺。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平臺,雖用戶數據眾多,但微信用戶會對一些不喜歡的朋友圈采取屏蔽措施,呈現快速瀏覽、互動下滑趨勢,微信的朋友圈相當于商業街里面的很多的廣告牌,但逛街的顧客在減少,阻礙了傳播效率。隨著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社交直播平臺的涌現,農業科技推廣者與時俱進入駐這些新平臺,為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提供新的動力源泉。構建線上線下網絡打假維權新模式。社交網絡涌現的電商平臺,容易出現一些傍名牌、蹭流量、假冒地理商標等侵權行為,給農業生產經營者造成大的經濟損失,而這些行為的市場監管難度大,必須構建線上線下網絡異地打假維權新模式來維護農業生產經營者的權利。例如,株洲市市場監管局與杭州市余杭區市場監管局簽訂網絡交易監管異地協作協議,通過“網絡交易監管異地協作系統”實現網絡交易監管異地協作,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有效維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成功的合法權益。
作者:周德鋒
文章名稱:社交網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SWOT
文章地址:http://www.guangguailuli.com/nylw/22423.html
上一篇:森林生態效益下林業會計核算優化
下一篇: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應用
SCISSCIEISCOPUS